联系我们
电话:13551254865
邮箱:admin@707239.cn
地址: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宝梓南
“校园贷”套路深似海,让还未涉世的在校生步步沦陷,所谓的“上岸服务”更是花样百出。
近日,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新《意见》,尽显法律温情,“豁免”了因“校园贷”失信或被限制消费的学生。
“一处失信,处处受限。”随着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,失信被执行人的下场可谓“惨淡”。
不仅会被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令,配上“失信彩铃”,子女也跟着“遭殃”。甚至姓名、身份证号码、大头照片、未履行标的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也会在闹市街头被公开曝光。
如在机场、火车站,在中央公园、广场,有LED电子屏幕的地方,24小时滚动家用空气净化器播放。有些地方的电影院还会集中曝光,在电影放映前,失信被执行人“荣幸”霸屏15秒。
然而,这种“简单、粗暴”的处罚措施,不免将被执行人“一棍子打死”,伤及合法正当权益,急剧恶化其处境。让一些本想尽早“上岸”的被执行人索性铁了心做“老赖”。
1月2日,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正式发布《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》(简称,《意见》)。其中明确提出,全日制 在校生因“校园贷”纠纷成为被执行人的,一般不得对其采取纳入失信名单或限制消费措施。
瞭望消金发现,本次《意见》的“善意”不仅照顾到因冲动而犯下错误的在校生,也体贴到因父母过失而被“祸及”的学生。
《意见》要求,准确理解“限制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”。这主要是限制其子女就读超出正常收费标准的学校,如果是私立学校的收费未超出正常标准,则不属于限制范围。
《意见》还指出,人民法院在采取此项措施时,应当依法严格审查,不得影响被执行人子女正常接受教育的权利。经依法审查决定限制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收费学校的,也应当做好与被执行人子女、学校的沟通工作,尽量避免给被执行人子女带来不利影响。
近年来,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,不断朝下沉市场普及。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,校园消费金融需求膨胀,许多金融机构趁虚而入,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。
瞭望消金获悉,在我国3559万左右的在校生中,70%接触过贷款或者正在使用,80%知道并且想要了解,各类借贷软件的额度和使用权渐渐成为在校生的炫耀资本。
大学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,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,攀比心比较严重。再加上金融防范意识不足,很容易被“社会人”套路。
家用空气净化器抓住大学生兼职想法,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诈骗;以优厚薪酬签订实训就业协议,连哄带骗高额培训贷款;与美容机构勾搭,诓骗爱美学生贷款整容;甚至还有通过裸照或不雅视频等“抵押物”,要挟学生以贷还贷的……
很多在校生既不具备还款来源,又不敢和父母直言,只得不断循环借贷,最终酿成“白发人送黑发人”的惨剧。
“后悔,但后悔没用。”日前,人民网连发三篇专题报告聚焦“校园贷”。报道称,多位在校生“入坑”只因一部苹果手机、一张健身卡,而为了还贷“上岸”,要去夜总会“面试”非法捐卵,甚至于沦为医院做试药活体工具。
据报道揭露,有些在校生着急“上岸”,走上了“以赌还贷”歧途;有些还加入了放贷团伙,成为帮凶,走上违法之路……
在报道中,人民网点名“批评”包括360借条、京东金融、马上金融等在内的金融机构,存在为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的行为。
据瞭望消金所知,我国早有明确规定,仅银行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,有资格给大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信贷服务。除此之外的任何金融机构(包括各类消费分期平台、网络借贷平台等)为大学生提供的信贷服务均为非法“校园贷”。
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指出,银行在发放学生信用卡、消费金融公司在审核年满18周岁在校大学生借款人资格时,均需要落实借款人第二还款来源(父母、监护人、或其他管理人等),并获得第二还款来源方表示同意其借款行为,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。还必要通过电话等方式,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身份的真实性。
从人民网报道的内容来看,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放贷审核、风控行为等遭到家长质疑。如马上金融通过美团金融平台给在校生李颖放了贷款,但在其意识到被骗后,父亲才得知具体情况车载空气净化器。
被称为“金融毒药”的校园贷屡禁不止,一方面是因为在校生群体缺乏社会阅历,容易上当受骗。另一方面,则是与金融机构违规行为息息相关。
监管部门在加强在校生权益保护与防控金融风险教育的同时,也需要加大金融机构违规放贷行为整治工作。
- 2021/07/13第1视点|一江清水润民心
- 2021/07/13国家卫健委:昨日新增确诊病例24例 其中
- 2021/07/13打造乡村振兴新格局
- 2021/07/05不可能变可能 “天眼”精神让奇迹延续
- 2021/07/05SpaceX拟测试“载人龙”飞船中止系统